易倍新闻

个人理财有哪些基本原emc易倍理和方法?

2024-01-0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毕竟本人算是最最普通的理财了,

  因为收益实在是惨不忍睹,也发现了自己在投资认知上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庆幸的是后来找到了一些方法,慢慢一步步转亏为盈,且最终做到了毕业后3年在省城贷款买了一套小公寓,6年后买了一辆小车,和7年后贷款买了第二套房。

个人理财有哪些基本原emc易倍理和方法?

  当年还没有手机app这么发达的时候,我用电脑记账软件记账,每个月进行备份,后来就用随手记,后来随手记推出了app,就一直用了。它们家有个好处,就是电脑和手机可以同步。

  事实上,理财不是跟投资划等号的。理财理财,也就是打理金钱,管理钱的收入与支出,所以记账应该是开启理财之路的第一步。只有通过记账,你才能知道自己的钱到底花在了哪里!

  同时,记账有助于了解自己的消费习惯,快速梳理出必要消费和无用消费,找到自己的消费盲区。

  所以,连记账都做不到的人来说,你很难知道你每个月的钱花在哪里。如果你不给自己做每个月的预算,你就无法存下钱。我会给每个月做预算,下个月的时候会看下上个月的开销,然后预算下个月的常规开销。这个仅仅只是预算,实际开销需要自己控制。

  如果我有特别大的项目,就会单独列一个一级分类下来,并且会有数据统计这一项花了多少钱。

  这是我家6-7月份2个月的开支。其中买房和装修是一笔大的开销,属于一次性的,所以我建了一级类目来进行区分。而6月份汽车上年度保险,也是属于年度消费,纪录到二级分类就好了,这样可以点开查看,就知道详细了。

  请注意:食品酒水和日常开支!!!这仅仅只是我自己的!!我一般预算会做家庭的,但是我不管我老公的钱和工资卡的,他的财务是自由的,都是他平时拿钱给我用,我不够了,就自己掏点纪录上,因为,我还有个家庭账本,是用来记录大概的开销是否跟预算能大概对上。家庭里一般都是花一个人的工资,存一个人的工资,这样比较算的清楚。(好吧,扯远了,回来,这里谈的是个人理财,不是家庭理财)

  因为买房不是一个常规支出,会在某一月进行支出,而装修会跨月份,所以,都需要建立2个一级账户。

  1. 选择一个合适你的app,开始记账(我用随手记,是因为随手记很方便,也用了很多年,我用的专业版,所以可以电脑手机同步,6块钱买的)

  2. 第一月的时候大概预估一下你的开销,然后做一个简单的预算,下一个月再进行调整。

  3. 对分类进行调整,如果记账软件里面的分类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你,就自己建立一级类目,下面建立二级类目。

  4. 要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了解,多少张银行卡,信用卡,投资账户,把相应的数额输进去。然后你记账的进出,相互倒帐纪录了,就会自动变动了。

  5. 坚持~记账,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好嘛!6. 1个月小结一下,大概这个月花了多少钱,钱都花在哪里了。你大可不必纠结几块钱,几毛钱的事。有时候十几块对不上也没关系,如果有几百块的差别了,你完全可以去拉银行的流水(现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很方便,还可以导出账单好吗),或者信用卡流水,或者支付宝微信的交易记录。

  总之,记账是第一步,你连你自己多少钱都不知道,钱花到哪里都不知道,你怎么会开始你的理财第一步呢?

  第二步:固定存款这个非常非常重要。这个没有一个说你必须要存多少钱,因为聚少成多,聚沙成塔,你每个月存一点点,也许那天就要一起取了用,但是每个月固定存的这点钱,一点都不会影响你的生活。我08年毕业,当时2000一个月,除掉房租600,吃饭一般中饭公司解决,晚上自己回家做,大概也就在600,然后坐车买点日化品啥的,我会存500.

  这个钱不是说我这个月花了,剩下多少就是多少,而是你一发工资就必须要存起来的。我的习惯是取到另外一张卡里面,就当那张卡不存在了,不到非必要动钱的时刻,我不会拿出那张卡。

  2000块钱的时候存500,5000块钱的时候存1000,慢慢你就发现,你有点积蓄了,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第三步:合理用你的信用卡我最开始的信用卡是招商银行的,3000块,我不会提前消费,信用卡就是用来超市买一些东西,严格控制我的花销。因为信用卡这个东西用好了,你就好,用不好,你总觉得自己有好多钱,反正存了钱,还的上!NO,千万不要这样,在你没有那么大能力的时候,不要提前去消费。

  合理利用信用卡,是合理利用它的账单期,有的信用卡如果你刷的好,那么会有50多天的账单,我一般用来干嘛呢,每个月有预算,但是如果真的有自己喜欢而且金额也不是很大,那么我就用来刷,自然在下个月的预算里算上这笔钱。

  现在,我成家庭了,我家里一共有4张信用卡,由于我们刚买房,要装修,我也是合理利用信用卡来进行装修,装修买建材和家电能用信用卡就用信用卡,因为有50天左右的账单期,而装修的流动资金如果没有到还信用卡的时候,可以放在那些**宝里面来赚利息,5w块按照年收益4%来算,(感谢评论的妹纸指正)一天是5块多。我对这个…算不清反正余额宝会显示。嘻嘻!

  第四步:开始你的投资之旅吧投资,这个东西说大很大,说小也非常非常小。大的人一出手就是成千上亿的,小的,其实你几百块也能理财,就看你怎么玩了。

  1. 基金。基金是很稳定的东西,09年,我手头上大概有了1w的积蓄了吧,我开始研究基金,基金这个东西真的是太多了。基金公司也一抓一把的,怎么办呢?

  首先我就先选名气比较大的,也比较靠谱的,而且收益还可以的公司。我就选出了华夏基金。

  你要知道股票型基金是干嘛的,混合基金又是干嘛的,指数型是干嘛的,你要是这个也不想花时间去搞明白,那就没有理财的心了。

  欲望是最重要的,它会驱使着我们去做到很多一开始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所以在投资理财这一块,你首先要坚信自己能够通过它赚到钱,然后,你得思考怎么做,需要采取哪些行动,在“学习-实操-反思-学习-实操”的闭环之中,一步步强化自己。

  最后,搞清楚基金的分类,就肯定要知道自己用什么方式咯,一般有一次性申购,和定投这2种最常见的类型了。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09年,我开始选择基金,基金的方式主要就是做定投,因为我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固定存款,而基金定投一个月只要投300,或者500就可以了,风险小。

  后来,我因为买了第一套小公寓,就把基金的钱取出来了。后面也没再买过,因为发现了更好的投资方式。

  2. XX宝们。我在买过房子之后,也是一笔固定投资了,把之前的存款都拿出来了。插一句,我买房的时候精确的计算过,我每个月还多少钱的房贷完全不会影响到我的生活质量,并且达到投资或者自住的效果,我才买的。

  买好房子之后,又从零开始存钱咯。还是之前的方法,比较傻瓜,但是很合适我。

  等到了又一定的存款的时候,大概5w吧,13年6月的时候,余额宝横空出世了。我是一个很乐于尝新的人,之前有2w块在银行存着定期,大概半年的利息就300块钱吧,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我从来就只存半年。到了又继续自动转成定期的。

  当时当大家都对这个东西的风险,还有可靠性都在怀疑,我就放了1000在余额宝里,当我发现真的像它所说,打通了支付宝,而且存取当日就到账时,我没想太多,等定期存款一到期就全放进去了余额宝。从此,我的银行卡里,不再有钱,身上保证一点现金,要用钱我就提前一天转账,也许大家不会忘记,靠近13年关的时候,余额宝曾经的收益达到过7%!

  当然,后面各类宝宝们都相继出来了,而我也没有买过,因为余额宝很方便,还记得14年,微信推出的理财,很不方便,我就不吐槽了。

  14年,余额宝在各个银行的打压下,收益率直线下降,我就把目光放在了平安集团的陆金所。那时候P2P理财刚刚兴起,陆金所不管从安全性还是后台背景都深的我心(这里大家需要花功夫去研究),虽然收益率没有其它的P2P高,但是胜在安全。

  陆金所有好几种方式,不管你是几十万的资金,还是几千块钱,都可以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式,不过投资之前,一定要谨慎研究规则,这个很重要!

  陆金所一般来说,能给我达到6%的收益,投资时间短的花,一般来说我不喜欢投资时间长的,因为我不知道万一那天我要用这笔钱。

  4.P2P平台这个风险就比较大了,在我看来仅次于股市。有很多平台,我也尝试过,但是后来就放弃了,实在觉得有点风险,万一哪天老板跑路了怎么办,虽然钱不多,但是好歹也是自己的血汗钱。我尝试的是:火球网。玩过火球的人应该知道,它们家最开始的收益率达到14%的,而且是灵活可以取的,最开始,甚至可以用信用卡充值进去。于是。14年10月,我开始尝试在火球玩P2P,5w的火球计划额度,大概几乎都是信用卡套现的(注意,这个是理财,不是消费),大概可以套信用卡50天,后来火球计划就不能信用卡套现了,我大概也就玩了3个月吧。撤出来了。

  5. 股票我算起来是个老股民了吧,记得很清楚10年,3000点的时候,我揣着5000块钱入市,嗯,跌倒1800,后来涨回一些的时候,正好碰上我11年底要买房,于是,我就出来了,我没亏钱。也没赚,就几百块吧。

  别问我怎么炒股,中国股市就是个奇葩的存在,我不是大神,我也是韭菜,我当时完全是为了学习股票知识的。。。抱着玩玩的心态,赚了就跑,也不贪心。

  15年1月,看着市场涨那么好,我又揣着5000块钱进去了,买了一只股票,结果一买的第三天就开始停牌,一停牌就停牌了3个月。(别问我买什么股票,我也不会说)然后,复牌就给了我十个涨停,嗯,5000块钱,我大概赚了1w?1w多,反正我不记得了。反正那点钱就放着哪里,而且让我体会了一把股市的疯狂。

  5月,因为要在上海买房,股市的钱我也撤出来了,去买了房。然后,你们就知道了。。。

  股票这个东西,我多说2句,真的要学,就一定要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非常重要,技术指标是有效的。但是风险太大了,不太适合我这种人,玩玩还行。

  理财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吧:1. 这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方式,没有看什么理财的书之类的,我觉得适合自己的方式是最好的,7年都如此了,习惯了。2. 任何事情,一定要坚持,坚持就会成习惯,习惯就是你一个星期不去对账自己的账本,或者1个月不做预算,你就会觉得你一定有事情没有完成。3. 组合投资比较合适,一样都尝试一点,就知道那个才最适合自己嘛。4. 理财知识一定要学习,但是!!!!投资有风险!!!!没有百分之百的保本投资!!

  个人理财反正我是说不出什么原理,但是方法就是以上的回答了。是的,我靠着学习理财收获了这么多!毕业后3年,商业贷款买了自己的小公寓,然后交房后,自己一天也没有住,租出去,租金正好抵扣现在的贷款。

  毕业后6年,买了辆10w的车,问家里拿了2w,车这个东西是个消费品,但有了它好了(车的好在最下面的回答有链接哦)

  毕业后7年,魔都买了一个小房子,180w,公积金我跟我老公贷款了110w,剩下70w,20w里10w时老公原来的积蓄,还有10w是我俩攒了近1年,50w问亲戚朋友借的。家里亲戚多,老公要好的兄弟和我的闺蜜也多,一个人借5w也就还好了。分散投资和分散债务一样重要。

  我计算过,省城的房子因为现在以租养贷,我当时商业贷款了20年,目前租金完全抵扣贷款,那么20年后,我能收回成本。还能收获一套固定资产。

  赚钱是王道,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有开源,你才有更多的积蓄可以用来理哦!

  P.S:买了辆10w的车,生活有什么改变呢?拥有汽车的生活和没有汽车有什么差别? - 丢丢的回答

  全文6000多字,深度阅读+理解预计需要30分钟,如果时间紧的话,建议先收藏起来慢慢看。

  相信大多数小白学习理财都是从了解原理方法开始,我将自己摸爬滚打多年的实战经验,和最初从专业书籍中学习的理论总结凝练成了这套普通人都可以学会、也需要掌握的理财最基础的东西。

  奉劝大家,不仅要多看别人的经验、从中多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有人会说成长和理财有什么关系,我们理财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追求财富的成长,而财富的成长与我们自身的成长是息息相关的。

  你赚不到你看不到的钱,也做不到你想不到的事,这也是为什么我把成长放在第一位的原因。

  “一劳永逸”是我们的基因留给我们的一个瘤,要根除这样的思想很难,但也不是毫无办法emc易倍。我们要告诫自己:无论做什么事用都把它当作成长中的里程碑,完成了,就开始下一个里程。

  理财这一块也一样,很多人一开始投资的时候,运气好遇上了牛市,不管买什么都能赚钱,于是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一定是被现实埋没的“巴菲特”,然后加大投资力度,把大部分身家都押了进去,梦想着“一夜暴富”。

  假设一个人月薪是1万元,那么他每个小时的价值就是56.8元,时薪是你的2倍。

  时间就是财富,你如何去利用时间,或者你如何出售你的时间,决定你可以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比如你在上班,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一周上5天或者6天,这就是你把时间卖给了老板,然后通过这几个小时里创造的价值,来获取收益,大多数人都是处于这个状态。

  比如你是一个作家,你用一年的时间写一本书,那么这本书可能在未来的5年10年以内,都可以出售,让你获得版税,这就相当于你把一年的时间,卖了5-10年。

  第三种,就是你去购买时间,你创业做老板,你花钱去买别人的时间,也就是第一种人,让他们来为你工作。

  比如你花了5000块钱买了一个人一个月的时间,只要他这一个月创造的价值,你能卖出去1w,那么你的净利润就是5000,招10个人,就是月入5w。

  如果你现在没有那么多钱,来购买别人的时间,那么一定要想办法从第一种人跳到第二种人。

  每个人如果都只有50年的生命,那么一个重复出售n次时间的人,他获得的价值远远超过只出售一次的人。

  20世纪80年代有个词叫作“万元户”。这个词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令人羡慕的词。

  80年代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元,吃一顿饭也就几块钱。所以说谁家里有上万元的钱,那绝对是过得非常舒坦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城镇居民的2018年人均年收入都到82461元了。

  如果80年代有个万元户,把1万元现金藏在家里,那到现在,当初的1万元还是1万元,现金自己是不会增值的。

  但如果这个万元户,用当初的1万元买指数基金,那到现在这1万元很可能会变成30万元。股票、基金等是资产,它们会自己“生钱”,而现金不是资产,请牢记这一点。

  2018年央行发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是3%,但央行允许商业银行最多上浮10%,那就是3.3%。这个年收益水平,可看成是中国当下投资市场的无风险收益,也就是预期年收益小于等于这个数字,本金和利息一般都是有保障的。

  和3.3%差不多的,大概2.几%~5%的区间,是具有高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基金,也就是余额宝们的正常收益水平,基本也没什么风险。

  5%~6%,差不多是长期国债/债券型基金/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养老年金保险大致的年化收益区间,这个收益基本上也还是靠谱的,但流动性就不如余额宝了。

  6%~7%,差不多是分级基金A类份额的约定年化回报率。这个收益一般也是比较安全的。

  7%~9%,平均8%吧,差不多是比较靠谱的信托和P2P的收益水平。这基本上就是我们老百姓做无风险理财的收益上限了。

  当然,你也可以炒股炒期货,买各种高风险基金等做一定的资产组合配置来提高收益率。

  但收益越大,风险越大,我们普通人就追求个8%-10%的年化收益吧,按复利计算,7到9年,资产就能翻一番的,关键是所承受的风险可控,大家不要小看亏损这个事。

  如果你今年赚60%,明年亏损50%,后年赚40%,大后年亏30%,再后年赚20%,再再后年亏10%。表面上看,好像你前一年赚的钱都比你后一年亏的钱多10%,但实际上6年后你实际上还亏了15%!所以说保住本金真的非常重要。

  在有限的时间,把有限的精力和财富,持续而反复地投入到某一领域,长期坚持,最终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实现财务自由。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曾经是世界首富,即使是现在,依然是全球富豪榜前十位的人物。

  也就是说,50岁之前,他也许就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50之后,进入财富爆炸期。

  没有,就是很简单的复利思维的运用,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如此而已。

  这里有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认为复利的核心在于回报率,但其实复利真正的核心在于时间。

  大多数人总想着一夜暴富,用最短的时间追求最快速的财富积累,追求过高的回报率。

  我上面建议的8%-10%的回报率,能多年坚持也很可观了,100年夸张了,在事业的黄金期,坚持15到20年,回报高的可以8-10倍,差了也能翻两番。

  翻10倍,1万也就变10万,多点开支而已,对现实生活很难起实质的变化,如果是100万起步,变成1000万,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

  有1000万的资产,靠投资收益覆盖一年的生活开支就不难了,也就是说基本达到财富自由了。

  人生,如果没有规划,日子就会过得一团糟。一个人假如没有理财规划,财务这事儿只会跟着生活一起变糟,不会自动变好。人的一辈子,是贫穷还是富有,会不会理财是关键。

  所谓“过去”体现在我们现有的资产与财务状况,“现在”是我们现有的收支与储蓄能力,而“未来”是我们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

  所以要做一份切实可行的财务规划方案,首先你要了解——对自己和财务的全方位了解。

  保守型投资者、轻度保守型投资者、中立型投资者、轻度进取型投资者、进取型投资者。

  进取型投资者想怎么投就怎么投吧,非常自信,追求极度成功的你,是不会给自己留后路的。

  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安尼和R·布伦贝格、A·安东共同提出来的。

  该理论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提供了全新的解释,它指出个人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他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

  即一个让你将综合考虑其即期收入、未来收入,以及可预期开支、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等诸因素来决定目前的消费和储蓄,以使其消费水平在一生中内保持相对平稳的水平,而不至于出现消费水平的大幅波动。

  例如1年后购车、3年后结婚生娃,5年后购房,20年后子女上大学、30年后退休养老等等。

  先依目前的物价水平估算实现目标所需要的现金流出。如:购车10万元、结婚20万元、生子20万元、购房500万元、子女上大学每年2万元、退休后年开销4万元等。 对于非一次实现的目标,需估计持续年数。如:上大学4年、读到硕士6~7年、读到博士10~11年、从退休到终老的生活年数20~30年等。

  不仅要考虑目前实现同样目标的花费,还要加上相应期间的通货膨胀率。其次,在合理储蓄额与投资报酬率的假设下,实现目标的概率应在50%以上。

  不符合实际的目标,既实现不了,也没有意义,还会造成失望,放弃等负面情绪。而太简单的目标又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所以理财目标要有价值,符合实际又有点挑战。

  ,像30年的退休规划就可以分阶段,一步步实现。具体可落实至每年或每月的储蓄投资计划,而且要定期观察累积退休金的进度与目标的差距,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资产配置这一块,说难其实不难,毕竟我们每天都在跟钱打交道,对于哪些地方应该花多少钱,久而久之也会有大致的概念。

  但它说简单又不简单,因为很多人其实没把这一块做好,不信你试着去记一个月的账,然后就会发现,很多钱其实被自己白白浪费的。

  足球场上教练员对于场上球员的阵型排布,就好比我们持仓各种证券的配置比。足球场上常见的阵型取几个比如:442、433、4231、352、541等等,在个人投资中每个人就相当于一位教练员,盈亏平完全取决于教练员的执教能力,相对于不同的市场环境,给出最优配置比去跑赢市场是一位合格的教练员应该做的事,因为市场就是我们的对手。

  在投资规划的过程中,“资产集中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即投资任何单一产品的金额,占可投资金额总量的百分比, 最好不要超过30%,以避免投资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风险。

  再次建议,在做投资规划和资产配置的过程中,基金一定要占较大的比重,这是我们老百姓投资工具中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比如说,拿掉生活中的“拿铁因子”,让自己对数字更敏感一些,记账流于形式不去总结,等等。

  记账,并不是机械的记录各项数据。如果只是单纯的记录各项收支,对你的实际上价值可能并不大,就像上面说的,只有建立在分析基础之上的数据记账,才会有存在的价值,否则就是流水账而已,也仅此而已。重要的是,通过坚持记账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我们自己或者家庭的收支,明白自己的财务状况,知道自己的钱包是怎么变瘪的,哪一部分的钱属于拿铁因子(不必要的花销)?

  坚持记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根据自己或家庭各月的花费,估算出适合个人或家庭的支出,估算出一个相对适度的收支范围,这个范围能够让你保持生活质量,同时不至于让你的钱包变瘪太快。

  通过坚持记账了解我们的收支结构,知道没有特殊情况,每个月我们一般花费多少钱,各部分的花费比例,比如说固定支出方面的房屋、车子、物业费、交通等各项花费。每个月的固定支出是我们预算的一个基础,同时,还需要考虑下个月可能还会有什么其他支出,有没有朋友结婚、孩子的入托费、父母的保险费、家用电器等。也就是说,预算是根据自己的每个月的固定支出,加上一些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做一个大致的预算,这也就是我所说的规划。

  但是我们购物存在不确定性,所以这里单独拿出来。(所以购物之前要深思哈)有时候陪朋友去超市,本来没有打算购物,但是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也会禁不住诱惑买一些商品,觉得既然来了就不要白来吗?结果是,很多东西属于盲目消费,没有经过深思熟,也就是购物的价值量很小。

  所以,在购物之前列个详细的购物清单,不但能提高我们的效率,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花销,从而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小狗钱钱》 中提出“72小时法则”:当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必须在72小时内完成它,否则,你很可能就永远不会再做了。

  一件东西,你想买的时候也多给自己72个小时,3天后如果你还是很想买,再去买。

  对于很多剁手党而言,一听到淘宝、京东分分钟要剁手的节奏。每天闲暇的时候,即使不买东西也会去淘宝、天猫等购物网站浏览一下,看看有没有想买的东西,顺便加入购物车。支付宝、微信支付直接与购物网站连接,而且是淘宝、天猫会根据你的网页浏览记录,向你发送一些商品提醒,某某商品又降价了……如果你的支付宝等支付工具中放着大额的金钱,很容易禁不住诱惑,小手一滑,钱就没了。

  解决办法:钱转移到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里(不是某宝或某通),既能有所收益,还不至于经常剁手。

  现在各个银行办理信用卡十分方便,而且经常有办理信用卡业务的工作人员去写字楼推销,不少人听他们说天花乱坠,就稀里糊涂的办了信用卡,实际上用处却不大,有些人乖乖为银行贡献年费。

  当然,办理信用卡不是什么坏事,还能够为你提供一段时期的免息期,但金钱都是有成本的,现在的100 元钱与一个月之后的100 元,价值可能会不一样。不要办理很多张信用卡,毕竟信用卡很多功能基本类似。如果这些信用卡额度很高,就可能会产生幻觉,觉得这些钱你都可以拿来挥霍,这样就在无形之中刺激了你的消费,让你背上沉重的债务。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信用卡一般是第一年免年费,但是第二年开始,你如果达不到刷卡的次数或者额度,就需要缴纳年费,如果你很不幸忘记了,那就得乖乖交年费了。

  解决办法:只留下了一张,必要的时候可以用一下,其他通通注销,避免过度消费。

  总之,现金流=收入-开支,公式很简单,认真领会才能知道里面的线:多学习具体的理财方法

  除了信用卡的免息期,现在许多电商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口袋钱包等都推出了分期付款服务。

  善用手机APP管理信用卡,在账单日前几天还款,中间这段时间可以做些低风险的投资,能赚一点是一点。

  买东西重质量不重数量,这是生活品质的关键。与其买个一般的过段时间又想换,还不如买个好点的一次到位。

  很多推销保险的人对你说的一句话是,这款保险的分红有多高,收益很不错,然后你就心动了!

  同时还要考虑到先保大人再保小孩,因为万一父母发生风险的时候,收入中断,没有任何收入的孩子才是真的失去了依靠!

  总之,多学习一些理财小诀窍或妙招,积少成多,不要忽视细节的威力。有时,多注重细节,可以让自己离成功更近一步。

  信贷消费已经成为主流的今天,强调使用现金似乎与时代格格不入。而对于信贷消费的依赖,常常来自于下面几个看起来十分有力的观点:

  1.信贷消费可以积累个人信用2.手上的现钱可以用来投资,比当下就花掉要合算

  我们不妨进一步来问,积累个人信用为了什么?为了可以提高信贷额度,为了更容易的申请住房贷款。总结起来就是我们现在负债,是为了以后可以负更多的债。除非人们能从负债中得到快感,否则无论如何这也不是一个合理的理由。

  在当下银行滥发住房贷款,甚至需要连环政策加以遏止的情况下,对于能否申请到住房贷款的担忧缺乏根据。即使长远来看,具有购房能力的家庭或个人,所面对的问题也不是能否申请到贷款,而是能够申请到多少的问题。一个好的信用记录可以帮助你申请到更多的贷款,但是否因此你也背上更多的债务,住上超出家庭财务承受能力的房子,把自己的收入完全暴露在房产价格下跌的风险当中?

  且不说这样的想法只是把现金流出向后推迟了最多一到两个月,就投资本身来讲,收益和损失的机会从来都是相等的。当我们想着用信用消费空出的现钱投资时,往往只看到了收益的可能性,却忽略投资的下行风险。一到两个月的投资(更确切地说是投机)收益,能否抵消所承受的这种风险?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一个被许多实验证明,也符合我们常识理解的事实是,在消费积分的刺激下,人们倾向于花更多的钱,而其中很多的消费是原本不必要的。结果是,为了换来很多我们并不十分需要的礼物或机票,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心甘情愿的花了很多冤枉钱。这种心态,实际上跟网络游戏里的打怪积分升级一脉相承,是不折不扣的落入了设计者一套系统的商家的陷阱。

  在活期储蓄账户中长期储备相当于3-6个月生活费用的紧急资金,以应对短期内不确定风险

  房贷期限不超过15年,利率选择固定利率,月供不超过家庭税后收入的四分之一

  人寿保险的三个原则是:1. 要定期人寿不要终生人寿 2. 保额至少是个人年收入的10倍 3. 定期人寿期限应为15-20年1.

  要定期人寿不要终身人寿:终身人寿的保费比定期要高,虽说保险公司声称会偿还本金并附加一定类似储蓄的利息,但年均收益率大致都在5%一下。而且隐藏成本比较多,一旦退保,之前保

  费会被保险公司吃掉很多甚至全部。选择消费型的定期人寿,自己对省下来的保费进行投资。受益要远远高于保险公司的储蓄率。

  2. 保额至少是个人年收入的10倍:这是一个经验值,用于保障受益人10-20年的基本生活。

  3. 定期人寿期限应为15-20年:合理投资15-20年后,个人净资产的水平已经可以为家人提供天然的财务保障,人寿保险自然失去意义,因此不再需要额外的保障。

  尽早为自己设立一个定期投资计划以替代并无100%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具体操作方式为:

  1.预计退休后每年生活费用(以当下币值表示),假设每月5,000元,即每年60,000元2.这笔生活费用将由投资基金获得,因而退休时的基金本金金额应为60,000元 / 8% = 750,000元,这里的8%按照预期基金年均收益率12%减去预期通胀率4%。基金年均收益率要放在10-20年的水平上去计算,只看近一两年的表现不是基金投资应有的态度。

  3.预计自己的退休年龄,以确定投资期限,从25岁开始每月投资至60岁退休,投资期限为35年,420个月。

  尽量不与亲友发生财务关系,不向亲友借钱,也不借钱给亲友;夫妻使用同一银行账户;尽早设立遗嘱

  最后还想补充一点,个人理财当中80%是行为,只有20%是各种知识和算计。上面的内容,百分比也好,复利计算也好,都不是绝对的,也并不高深。理财当中最难的不是掌握这些算法,而是付诸行动并能长期坚持简单、正确的原则。

  积累财富跟保持体型在很多情况下很相像:所有人都知道健康饮食加合理运动可以减掉赘肉,但为何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个好身材,不是道理大家不懂,而是能够认真实践的少。解决这种人所共有的惰性,有两个方面可以考虑:第一是制订计划的时候不要太激进,慢慢来,不要让身心在潜意识里产生抵抗感。决定减肥的时候,多少人是上来就跑1万米,最初几天斗志满满坚信自己能够坚持,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其实心里已经意识到身体受到了“伤害”而无法承受,退堂鼓随时会敲起来。这是因为人的生活习惯被打破后,本能的会产生抗拒心理,最终导致放弃。

  这种时候,倒不如循序渐进,就理财来说,一开始每月的存款或定投都不必太多,不影响已有的生活方式,慢慢养成新的储蓄、投资习惯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增加份额。

  第二是计划中要有目的让自己不时感到有成就感。比如上面提到的不用信用卡这一条,如果你现在正在用信用卡,而且还好几张,但是决定说好我不用了,把这些卡换清就销户。那我建议你把卡按照欠款多少从少到多排序,从最少的那张开始还,省出不必要的花销来集中火力还清,还完一张再还下一张。这样的好处是,不用多久你就能感觉的少一张卡,少一份累赘的愉悦感,这对你实行计划就会有激励的效果,从而更加活力全开的清除剩余的债务。

  总之,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动物,所以在个人理财上我们不应该苛求自己一定按照理性思维来,非要求一套怎样的公式规矩自己。把个人的生活习惯,脾气秉性考虑到自己的计划中,行动起来,才是个人理财的真谛,毕竟,“个人”是排在“理财”前面的。

  怎么理解呢?理财的目标是钱越多越好吗?不是。理财的目标是让你的未来都不缺钱花。不缺钱也不是钱多到怎么花都花不完,而是开源节流,平衡收支。

  因此,如何理财,其实就是如何安排现金流的问题。整理出目前对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的预测,丰时做储蓄投资,欠时兑现储蓄甚至贷款,如此即可。到某一个时点,你的储蓄和投资能够满足今后的所有支出,那么恭喜你,你可以退休不再工作了。

  所以,理财的原理就是订立理财目标,摸清自己的情况,再定制一个能够实现目标的方案。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至于方法,想问的是哪儿有既保本又有超高收益的投资?抱歉,这是投机,不是理财。

  理财的方法是,首先,摸清自己的收入和支出,这个简单。其次,将自己人生的现金流画出来,算算自己前半生攒的钱能否足够后半生用(也可以把给儿女买房等支出加进去)。如果够,那么就把钱存银行吧。如果不够,算算前半生攒的钱需要怎么投资才能满足后半生的需求,评估这样的投资回报率是否现实--忘掉那些奇高的收益率,在人生这样的时间长度上不具备可持续性。

  如果仅需要很低的收益率,表明你很富裕,可以考虑提前退休,并且投资上可以多样化以求更高的回报率,这才是思考选择什么投资品的时候。如果需要很高的收益率,抱歉,你目前的情况可能并不能达成你的目标,你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如何提高你的收入或者怎样缩减你的支出,而不是购买什么理财产品。

  所以,理财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现在烂大街的“理财经理”,根本不能帮你理财,他们只是推销员。

  所以我们以为考了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好像就能过上理想的生活,可直到被现实打了一个又一个耳光之后。我们才恍然大悟,其实父母想告诉我们的是,好好学习+好大学+好工作=赚钱多。他们是希望我们以后能多赚钱,这样才能过上好生活。

  首先要明确的是,金钱只是一种工具,无善恶之分,金钱本身不会带给你痛苦,让你痛苦的对金钱的恐惧和欲望。

  这两种情绪会使人们陷入起床、上班、付账、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账的模式中,被钱控制。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无论你怎么挣扎,都跳不出来,这个时候你就会成为钱的奴隶,永远为钱工作,而不是走出去,让钱为你工作。

  我们要摒弃这样的观点,金钱至上似乎不道德;我付不起;涉及到钱的事情要小心,别去冒险。我们要接纳这样的观点,贫穷乃是问题的根源;我怎么才能付得起;收益来源于风险的溢价,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我要学会管理风险。

  一个挣钱或多或少,贫穷或富有,往往不在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的多少,是在于他是否拥有正确的金钱观。

  我记得洛克菲勒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忙着工作的人,是没有时间挣钱的。这绝对是真理,那些实现财务自由的人是深谙此道的。

  第二类人,就是一些自己一个人当老板的人,可以叫做知识创作者,或者创意工作者。特别典型的作家就属于这一类,写了一本好书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给它带来收入。据李笑来自己说,他自己就是写了一本《TOEFL托福核心词汇21天突破》,实现了从新东方教书的老师到财富自由者的跃迁。还有之前卖读书PPT,后来创立《樊登读书会》,

  也已经实现财富自由的樊登老师。他们都属于知识工作者,但是他们以前是一份时间卖一次,现在把时间批发打包卖了,短时间内就实现了财富自由,他们深刻地明白,人的时间是最有限的啊,如果在短时间内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就是财富的秘密。我觉得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普通人实现财富自由之路,最理想的途径就是在这里。已经有太多成功而不胜枚举的案例。

  第三类人其实就是大家所谓的老板,打造了一个为自己赚钱的系统,也就是自己创立企业,雇佣员工,要么卖产品,要么卖服务,把别人的才能和时间为自己所用,为自己创造财富。不得不说第三类人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创业通常都需要金钱/经验/团队等等的资源,如果非要走这一条路的话,可以低成本创业,比如创立一个工作室啊,或者干脆就自己开始一个人干好了,等时间成熟了再做大做强。

  第一,就是要做到你们行业的专家。只有做到了专家级别才能产生影响力,影响力就代表着吸引金钱的能力。什么叫做专家,就是别人一想到这个领域就想到了,拿喜剧举例,大家一提到谁最搞笑,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周星驰,而不是你生活中有点小幽默的隔壁老王。那么周星驰这块招牌就是喜剧之王,那么就是无价之宝。同样的,在计算机/法律/建筑/金融,你都要争取打败99%的人,那么做到这里,你就是专家了。

  第二,创造你的影响力。通过设计未来,销售未来的方式实现自己,自证预言。当然,在实现专家的过程就是影响力构建的过程,但是这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寂寞,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通过向大家销售未来的你自己这一行为,来构建自己的影响力。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要把你的梦想时时刻刻告诉所有人,让他们知道你是一个有梦想有未来的人,你也以此来激励并知行合一的要求自己。

  比如你告诉大家你以后想成为一名知名的作家,那你就日更一篇2000字的文章,天天阅读各种书籍/请教各种写作牛人来精进自己,然后在公众平台输出自己的文章,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你并非池中之物,贵人就会随之而来,好运就会随之而来,谁不想和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年轻人做朋友呢?

  还有一个点,就是那些实现财富自由的人通常都会把梦想/目标/价值观/方法和策略在日常的思维和行为中高度统一,从现在开始你也要这样去严格要求自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我很坚信。

  关于理财的方法,我觉得最科学的就是合理的资产配置。也就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一个篮子不放在一辆车上。

  家庭理财的基石。以大博小,充分发挥杠杆的效用去转移风险。建议配置5%-10%。如果没有给家庭成员配齐充足的人身保险,那么潜在的意外、大病、身故等风险,如果有任何一个家庭成员出现状况,大多数的中国家庭的财务将陷入困境。所以,题主不知道家庭保障情况如何?没有保障的理财就是财务裸奔。保险,这里谈的是保障类的人身保险,包括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寿险,这个存粹的风险转移金融工具,妥妥的安排在第一的理财工具好嘛。没有它,其它的都是空中楼阁。

  随时可以变成现金应急和日常开销的账户。建议放10%-20%都可以。这里目前大家的共识就是货币基金性价比高,年收益在2%-3%之间。流动性极好,安全性极高。你说到的余额宝就是属于天弘基金旗下的货币基金。不同的货币基金的收益还是有差异的,规模太大或者规模太小的货币基金收益通常不会很高,规模在中等的货币基金,余额宝规模太大,所以收益一直属于货币基金的中等水平。可以选择规模在100亿到400亿规模的基金的收益率是最高的。如果不知道怎么选,可以查询天天基金网,筛选货币基金。很简单的。

  这个账户一般建议配置40%左右(根据风险偏好和能力,也可以降低到20%或者提升到70%)的资金。目的是抗通胀,保住本金。一下可以自己选择搭配。

  第一个是房地产,可自住一套,投资一套。是老百姓钟爱的但是门槛很高的投资方式,动辄上百万,流动性也很差。房地产虽然过去了暴涨的年代,但是以后抗通胀还是没有问题,如果不知道怎么买金融产品,选择一线和强二线或者自己所在城市的省会城市的核心地段的核心房产,也算得上一种很稳妥的保护财富的方式。可以出租,房价上涨之后可以卖,以后还可以拿来养老,功能很多。>

  第二个是债券基金。流动性虽然好,但是建议要长期投资,短期有波动。一般一千起,推荐在天天基金,好买基金、蛋卷基金这些平台买,一个是比较专业,另一个是申购费一折0.15%,银行申购费1.5%,通常不打折还是很有一笔账算的。从长期看,我国债券基金过去十几年的平均收益率大致在6.4%左右。利率有降就有升,未来国家提升利率的时候,债券基金的表现就会弱于历史平均了。

  第三个是银行理财。银行理财其实投资的标的通常就是股和债,目前的收益集中在4%-5%之间,以前的门槛是5万,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一万起买的银行理财了,很人性化,手机银行APP就可以购买,就别去柜台了,时间成本很重要。虽然资管新规要求破刚兑,但是说实话银行理财的安全度还是很高的。

  第四个是信托。信托可以说是理财界固收产品的高富帅了,门槛100万起步,目前年收益在7%左右。可以说很不错了。信托计划产品一般是资质优异、收益稳定的基础设施、优质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等信托计划,大多有第三方大型实力企业为担保(房地产类还会增设地产、房产做抵押),在安全性上比一般的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要高出一头。不过信托也有违约的风险,像2018年的数据,有1%的违约率。信托怎么筛选?主要是第一、看品牌。第二、看投向 。第三、看融资方实力。第四、看风险控制措施等。

  股票基金。门槛很低,一般1000起。流动性也很好。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主动的就是看管理人的能力,被动的主要是要学会指数基金的筛选规则。作为一种长期稳健的创造收益的工具,不建议普通人选择主动管理型基金,因为这个需要从基金公司、历史业绩、管理水平、稳定性、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去选择到一只好基金。当然愿意花点时间的话,还是可以筛选出非常优秀的基金,长年保持在平均业绩12%以上的基金。切记不要选择软件上推荐的目前大热基金。这里主要推荐低估值指数基金定投,指数低估买入,正常估值持有,高估值分批卖出。长期3-5年定期定额定投下来,可以保证12%-15%的年复合收益。大力emc易倍推荐的易上手,收益高,可长年操作的适合所有普通家庭的最好的理财方式之一。但是前提,你要得理解风险,收益就来源于风险的溢价,如果不理解风险那就去买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吧。

  股票有兴趣的建议可以少量当体验学习,不建议把它作为长期主要的稳健的理财方式,炒短线风险过高,长期价值投资一个可能不会研究,一个需要长期的心态和思维做支撑,一般人做不到的。炒外汇、炒期货,普通人均不建议参与,杠杆的,风险太高。普通人玩不起,除非你有成为专业投资人的考虑。

  私募股权基金,门槛100万起,投资未上市公司的股权,理财界权益类高富帅。私募股权主要分为,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投资、未上市之前的投资几个阶段。以此类推风险逐渐降低,收益也逐渐降低。未来的十年“人无股权不富”,大家都明白了这个道理,这几年,私募股权基金也已经成为了高净值朋友特别喜欢的一种金融工具了,私募股权基金的规模这几年也是迅速扩张,从无人知晓,到现在直逼保险规模,超过了9万亿。

  但是繁荣背后,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管理人跑路,虚假项目,亏损超过50%等等,让本来高大上的股权基金,成为了金融风险的高发地。如何选择一款私募股权基金?第一、看管理人 第二、看产品的投资方向 第三、看产品都是谁在出钱 第四、看风险控制方式 第五、其他产emc易倍品细节,比如分成、收费高低等

搜索